每一個互聯網產品都不是完美的,總會有各式各樣的用戶需求。但是需求有很多,研發的人力是有限的。任何人都希望新開發出來的功能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,但往往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會。這就說明在用戶反饋的這一大堆需求池中,有一大部分是小眾需求,花大工夫滿足這些需求并不能給產品帶來與之相符的收益。那么怎樣判斷哪些是偽需求呢?
一、清楚需求來源
一個需求提報上來,你需要清楚是誰提報的,這個人在產品中扮演什么角色,使用產品多久了,在什么情況下提出這個需求,想解決TA的什么問題,然后就是基本的信息,包括性別、年齡、所在省份、城市、職業、興趣愛好,能提取到的信息盡量提取記錄,相當于需求提報人的簡易畫像,也方便用作未來需求提報的透視分析。
二、了解同一需求的反饋量
辨別真偽需求一定是不能想當然的。沒有數據的支撐和分析,很難有靠譜的理由來確認真偽。所以多少用戶反饋了這一需求,是同類用戶,還是不同類用戶,反饋數量整體反饋中占比多少,都是些什么類型的用戶反饋的這個需求。這能估算出這個需求是否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。如果數量不足或者需求不確定的功能需求(可能影響工期),也可附以抽樣調研,通常數據可通過運營人員,從運維的忠實用戶群中隨機篩選100左右。
三、清楚需求的屬性
是細節優化類、還是功能迭代類,是強需還是弱需。細節優化類的需要十幾分鐘或幾個小時就能搞定的順手也就做了,哪怕只是錦上添花都可接受。涉及功能迭代的影響用戶使用習慣的需求,尤其是即將耗費超過一周的研發周期的需求,就要仔細考量了。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整理需求,配置優先級和重要性。不要讓有限的技術力量浪費在無限需求的開發周期上,畢竟如今的技術好貴好貴的。
四、清楚需求開發周期的長短和優先級
根據PRD設計好產品原型后,和業務開產品討論會確認,清楚知道業務方向對各個功能模塊的重視程度和用戶體驗效果。接下來再和技術開技術討論會確認,清楚知道技術對產品原型的認可度,包括功能實現的價值和必要性,從而估算開發周期,必要時候也需要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期,對一些小功能進行分版本迭代。
各種需求需要考慮好輕重緩急,才能保證開發資源不會被浪費。因此需求分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,這也是用戶體驗提升的最直接考慮。
我們擁有國內頂級的設計、技術團隊和多年互聯網軟件開發經驗。